立即下载
“虫虫少年”走进熊猫森林 师梅学子带着故事上了联合国的项目总结会
2025-09-04 17:33:50 字号:

“虫虫少年”走进熊猫森林 师梅学子带着故事上了联合国的项目总结会

谢燕翔以《构筑生态桥梁:一个高中生的观鸟与守护之旅》为题分享发言。

红网时刻新闻9月4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周敏 周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碳中和:可持续发展创新行动”项目一期总结会上,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高2307班学生谢燕翔,以《构筑生态桥梁:一个高中生的观鸟与守护之旅》为题,分享了他与自然的故事。

这位被大家称作“虫虫”的少年,从全国300份申请中成功突围,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活动的45名营员之一,并入选4人代表小组赴京汇报。一路走来,他用脚步丈量自然,用行动诠释热爱。

从窗台到国家公园:一颗自然种子的成长轨迹

“‘虫虫’是我出生时爸妈为我起的小名,或许从那时起,我就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谢燕翔笑着回忆,“曾有一只乌鸫落在我家窗台上,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那个一人一鸟仅一窗之隔的清晨,至今仍是他心中最温暖的自然记忆。

坐落于桃花岭山脚下的师梅校园是他最早的“自然课堂”,在这里,他与自然的联结不断扎根生长。课间时分,他常常驻足操场旁,观察大山雀跳跃的身影;午休时,他会蹲在潺潺的漉泉边,记录白头鹎戏水的模样;教室窗外栾树上身姿优雅的红嘴蓝鹊也成为他笔下的常客。

这份对自然的好奇,渐渐从“观察”变为“探索”。初三暑假,谢燕翔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记录海南睑虎、过树蛇等当地特色物种的生存状态;高一暑假,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哈尔盖草原上,看着高山兀鹫盘旋天际,他的心中更添对生命的敬畏;高二寒假,武夷山峨嵋峰自然保护区里,看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的身影,他暗下决心,“一年探访一个保护区”。而高二暑假的这次大熊猫国家公园之旅,更是让他的自然探索之路迈向了新高度。

从熊猫森林到北京讲台:汇报背后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8月1日至5日,“探秘熊猫森林,践行绿色未来”活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举行。早在拿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发来的入选通知书时,谢燕翔就深刻地认识到,比起一份荣誉,更为珍贵的是这次深入自然、践行环保的机会。

活动中,他沿着护林员的巡护路线,仔细寻找熊猫粪便、足迹等生态痕迹,学习野生动物的监测技巧,全身心投入到“森林课堂”之中。夜幕降临时,他手持手电筒,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清晨,他又早早举起望远镜,记录森林中各种鸟类的活动轨迹。“在熊猫餐厅外,我突然听到轻快的鸟鸣,转头就看到三只火尾希鹛在枝头跳跃,那种惊喜难以言表!”更让谢燕翔激动的是,在这里,他见到了家乡湖南的省鸟——红嘴相思鸟,“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家乡与远方的自然间的联结。”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他用镜头记录下火尾希鹛、红尾水鸲等物种的身影,并精心绘制了鸟类观察笔记,字里行间满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凭借扎实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提案,他从45名营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赴京参与成果汇报的4名代表之一,将自己的生态观察与思考,带上更广阔的舞台。

谢燕翔的摄影作品。

8月25日,在北京的汇报现场,谢燕翔的分享格外引人关注。他通过细腻的观察、鲜活的案例,结合自己在师梅校园的观鸟经历以及在各大保护区的科考实践,提出“真正的保护始于理解,成于行动”的观点,展现了当代高中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汇报结束后,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教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长沙观鸟手册》。“我希望通过这本手册,让更多人了解长沙的生物多样性,也让国际友人看到中国青少年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谢燕翔说。

从“谢蟲蟲蟲”到生态守护者:用行动让热爱发光

“行动,是更深的观察;让热爱,被看见。”这是谢燕翔在自己的视频号“谢蟲蟲蟲”个人简介里写下的话。这个拥有1892名关注者的视频号是他传播生态知识的平台,其中“螳螂捕食观察记录”视频单条播放量近150万次,作品《白胸翡翠》还斩获了第三届“松雅湖杯”湿地自然笔记大赛一等奖。

此外,他走进社区,开设《你好!昆虫》《你好!小鸟邻居》公益讲座;在中南大学标本馆,他志愿讲解鸟类标本,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关注自然。

“谢燕翔的成长,离不开师梅‘五育并举’‘乐善教育’的育人理念。”班主任马晴晴老师这样评价。师梅始终坚持以生活化教育场景激发学生生命热情,并开设生态探究校本课程、组织“漫步桃花岭”自然观察活动、搭建研学实践平台等,为像谢燕翔这样的“自然追梦人”提供成长沃土。

谢燕翔计划明年报考生态学相关专业院校,“未来,我想继续用科学知识守护绿水青山,践行‘共生经济’的创新者角色。”

从师梅校园的漉泉边,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森林里,再到北京的国际交流舞台,谢燕翔用一双善于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一颗对生命满怀敬畏的初心,与一份脚踏实地践行环保的执着,完成了从“观鸟少年”到“生态守护者”的成长蜕变。未来,这位怀揣自然理想的少年,还将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前行,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周子怡 周敏 周涛

编辑:高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