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到 刘浩骅 王杰 宁乡报道
一部手机,如何成为村民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掌上宝库”?近日,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温韵泉乡行”暑期基层服务实践团走进宁乡市灰汤镇,将“湖南数字农家书屋”平台带到村民身边,用青春智慧与热情,为基层文化振兴注入数字化新活力。
实践团队长正在为团队成员演示“湖南数字农家书屋”小程序的操作步骤,讲解资源内容。
在灰汤镇社区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们化身耐心的“数字推广员”。队长一边熟练地操作手机,一边向村民们热情介绍:“您看,点开这个小程序,海量资源就来了!想听书、看书、找活动、学技术,这里全都有……” 通过成员们的现场演示,“湖南数字农家书屋”的丰富功能清晰地展现在村民面前。
“一键可读可听可视”的阅读体验: 平台整合了海量农业科技、文学艺术、家庭教育、科普知识等数字资源,支持在线阅读、有声听书(包含人物传记、地方文化等专辑)、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阅读习惯村民的需求。
精准贴心的特色服务: 平台特别开设“少儿学堂”“老年康养”“助农帮农”等特色专栏,拓宽服务广度。“百姓点单”功能让村民可以直接推荐或自选想看的书籍,平台会根据需求上架并通知,让图书配备更贴心。
便捷的互动与激励: 村民可随时查看“书屋资讯”,参与线上线下“书屋打卡”签到,在“精选活动”区报名各类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参与互动积累的积分,还能在“积分商城”兑换奖励,激发参与热情。村民的留言建议也有了畅通的渠道(“我要留言”功能)。
智能推荐与优质榜单: 基于大数据和AI算法的“智能推荐”和“内容榜单”,能有效解决村民的“书荒”难题,快速找到热门优质内容。
个性化空间管理: 在“我的”页面,村民可以管理个人书架、更换主题皮肤、查看活动证书、接收书籍上架和积分兑换通知等,享受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公告栏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方便村民随时查阅学习。
“以前总感觉看书学习是件挺麻烦的事,要么得去城里书店,要么得专门找资料。现在好了,手机一点开小程序,啥都有,太方便、太实用了!”一位刚学会使用的村民边操作手机边由衷地赞叹道。实践团成员们也在社区公告栏醒目位置张贴了平台海报和操作指南,方便村民随时查阅学习。
本次推广活动是湖南信息学院深化暑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实践团负责人强调,推广并非“一锤子买卖”。团队后续将建立定期回访机制,持续跟踪村民使用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并向平台方提出优化资源和服务体验的建议,确保这个功能强大的“云端图书馆”能真正扎根乡村、长效服务村民,成为助力灰汤镇乃至更广袤乡村文化振兴的“智慧充电宝”。
湖南信息学院学子们运用“湖南数字农家书屋”省级平台,将科技与文化创新结合,为基层送去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便捷的服务渠道。他们的实践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服务、用所学所长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数字普惠”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
来源:红网
作者:周到 刘浩骅 王杰
编辑:高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