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阳思璇 杨婉萱 刘尚励 长沙报道
近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广袤的戈壁滩上,热浪裹挟着风沙。在这片以生态治理闻名的土地上,一种金黄色的果实正迎来丰收——民勤蜜瓜。与往年不同,今年一群来自千里之外的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在指导老师鲁凡夫的带领下,将直播间搬到了瓜田旁,用一场场网络直播,为这份“沙漠甜蜜”打开了新的销路。
此次活动,他们选择深入民勤,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利用自身专业所长,探索电商助农新路径。带队老师鲁凡夫介绍,团队行前做了大量功课,深入研究民勤蜜瓜产业特点和电商直播模式,力求精准助农。民勤县深处内陆,干旱少雨,但独特的沙质土壤、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当地农民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共同孕育了民勤蜜瓜皮薄肉厚、清甜多汁的独特品质。更重要的是,蜜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在防风固沙、发展沙产业中实现增收的重要一环。
“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民勤的沙漠蜜瓜!大家别看这里干旱,但正是这种环境,加上科学的节水种植,让瓜积累了充足的糖分,口感特别甜脆!”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直播间里,实践团成员们手持直播设备,一边切开金黄的蜜瓜展示诱人的果肉,一边向镜头前的网友详细介绍蜜瓜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和背后的生态故事。烈日下的直播并不轻松,风沙时而干扰,网络信号也偶有不稳。指导老师鲁凡夫在现场及时指导,帮助同学们调整设备、优化话术,确保直播效果。学生们则热情不减,积极克服困难。
湖南信息学院“民韵青勤”实践团成员在民勤县瓜田旁与当地直播负责人对接工作细节。
镜头不仅对准了蜜瓜,也记录下了当地瓜农的朴实与期盼。“这瓜,甜得很!沙地里长的,水分足,糖分高。”一位瓜农捧着自家地里的蜜瓜,言语间满是自豪。学生们在直播中穿插讲述民勤人民如何在与风沙抗争中发展特色农业,如何用智慧和汗水在沙漠边缘创造绿洲与财富的故事,赋予了产品更深厚的价值内涵。鲁凡夫老师也适时补充背景信息,帮助同学们更准确地向观众传达民勤治沙兴农的艰辛历程与成就。
实践团成员顶着烈日和风沙在民勤县蜜瓜产地现场直播推介。
直播间里,网友们的热情被点燃。“大学生下乡直播助农,必须支持!”“原来蜜瓜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出来的,买两箱尝尝!”“支持治沙又助农,有意义!”弹幕互动频繁,订单量持续攀升。学生们实时解答着关于蜜瓜品种、口感、发货时效等问题,一场场数小时的直播,变成了连接沙漠绿洲与全国消费者的“甜蜜接力”。据实践团统计,在老师鲁凡夫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直播期间日均销售蜜瓜超过一千单,有效缓解了部分瓜农的销售压力,也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注入了新活力。
一场直播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当地瓜农一起品尝新鲜采摘的民勤蜜瓜,分享收获的喜悦。
蜜瓜的清甜在舌尖蔓延,戈壁的风沙留下了青春的印记。对于湖南信息学院的学子们而言,此次实践远不止于一次直播带货。他们用镜头和话语,让深藏大漠的优质农产品走向了广阔市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民勤在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上的探索。在服务乡村的实践中,这群青年学子真切体会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力,正是新时代青春最动人的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阳思璇 杨婉萱 刘尚励
编辑:高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