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9日讯(通讯员 罗智微)为深入了解郴州市“取水贷”金融政策在小水电绿色改造中的实施成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湖南工商大学暑期“三下乡”清流筑梦实践团成员们奔赴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高雅岭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郴州市创新推出“取水贷”金融产品,旨在解决小水电站绿色改造面临的资金难题。清流筑梦实践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井冲庙背水电站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郴州市进一步完善“取水贷”政策、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在水电站负责人、村支书陈刚的陪同下,成员们深入井冲庙背水电站厂房,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逐一检查,详细记录下型号、功率、运行时长等关键参数。这些一手数据将帮助我们准确评估电站的环保达标情况。同时,调研过程中,成员们还发现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现象,为后续改造提供了明确方向。
团队成员调研水电站设备运行情况。 向蕊 摄
在随后与水电站负责人的访谈中,清流筑梦实践团负责采访的成员们围绕三个维度展开调研:一是运营现状,了解装机容量、发电效益等基本情况;二是政策落地,重点调研“取水贷”资金使用情况、申报流程优化空间等;三是发展需求,收集水电站绿色改造面临的困难与建议。通过这样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实践团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的政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与负责人陈刚访谈交流。 向蕊 摄
实践团分组走访当地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村民对水电站的认知度、满意度,以及对绿色改造的期待。“希望改造后既能保证发电,又不影响灌溉用水。”村民大爷的建议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调研中,团员们还特别关注水电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收集到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成员们鼓励村民说出最关心的问题,认真倾听每一句话,这些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为制定更接地气的改造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团队成员采访村民。 向蕊 摄
通过此次系统调研,实践团获取了水电站运营数据、政策实施效果、村民诉求等多维度信息。这次调研不仅看到了金融政策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也发现了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堵点痛点。下一步,清流筑梦实践团还将与当地银行相关部门开展座谈,进一步深化调研成果。同时,团队还希望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定期回访调研点,持续关注政策优化进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来源:红网
作者:罗智微
编辑:高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