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龙彦婕 张岚 徐念平 岳阳报道
8月10日,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杨林一夏”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岳阳市湘阴县杨林寨乡太合围村,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安全教育活动。活动聚焦防溺水和交通安全两大主题,通过互动体验和情景模拟,将实用的安全知识送到孩子们身边。
暑期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期,水域安全和交通安全尤为关键。实践团成员针对太合围村周边水域较多、儿童骑乘电动车/自行车较普遍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两大核心课程。
实践团成员在太合围村为孩子们演示溺水自救姿势。
“看到有人落水,我们能直接跳下去救吗?”在防溺水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以一个关键问题开场,迅速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课程摒弃了枯燥的理论灌输,转而采用动画短片展示溺水危害,组织情景模拟演练“同伴落水如何施救”,并现场教授“黄金4分钟”心肺复苏要点及正确的溺水自救姿势。
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举手回答:“要大声呼救!”“赶紧去找大人帮忙!”“找长竹竿或绳子递过去!”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正确的应急处置流程逐渐清晰。课程还重点强调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到陌生、无安全设施水域玩耍”等基本原则,结合真实案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防溺水的重要性。
防溺水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同伴落水如何正确施救”的情景模拟互动、认真观看安全教育动画短片。
“骑行时为什么要戴头盔?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在交通安全环节,实践团带来了多个头盔模型,现场演示了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和步骤。成员们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道:“头盔就像给我们的头部穿上了坚固的‘铠甲’。万一发生碰撞或摔倒,它能有效吸收冲击力,保护我们的脑袋免受严重伤害。”
孩子们好奇地触摸、观察头盔,部分孩子主动要求试戴。实践团成员借此机会详细讲解了头盔各部件的作用,并反复叮嘱:“无论是骑自行车还是乘坐电动车,一定要记得正确佩戴好头盔,扣紧系带,让它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展示未佩戴头盔与正确佩戴头盔在事故中后果的对比图片,孩子们直观地认识到“小头盔”对于保障“大安全”的不可或缺。
实践团成员向太合围村孩子发放团队制作的防溺水、交通安全的知识手册。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杨林一夏”实践团此次太合围村之行,将防溺水与交通安全知识融入互动体验和情景教学,为当地留守儿童送上了实用的暑期安全“锦囊”。活动不仅普及了关键的自救互救技能,更在寓教于乐中强化了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为他们的平安快乐暑假增添了一份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龙彦婕 张岚 徐念平
编辑:高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