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从《沧浪之水》到《如何是好》 作家阎真再谈年轻人的困顿与突围
2025-07-27 09:17:56 字号:

从《沧浪之水》到《如何是好》 作家阎真再谈年轻人的困顿与突围

3.jpg

7月26日,“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湖南出版展台举办。

红网时刻新闻7月27日讯(记者 蔡娟 曾小颖 李丹 任峰磊 陈雅如)“尽管出版多年,阎真老师的《沧浪之水》《如何是好》依然经典。书中描写的那些年轻人成长的困顿与坚持,现在的年轻人读起来,依然可以共情,不会觉得内容过时。”第33届全国书博会现场,一位重庆读者告诉记者。

7月26日,由湖南出版集团、中南传媒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承办的“观沧浪,我们如何是好”——阎真作品签售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湖南出版展台举办。著名作家阎真一身休闲打扮,带着独有的湖南口音,为现场观众和读者带来了一场直抵心灵的讲座,引领大家在文字的沧浪中,完成了一场灵魂的“泅渡”,现场座无虚席。

1.jpg

阎真带来精彩分享。

一直以来,阎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对现实与生存的描写极具有穿透力。他以其冷峻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对精神世界的精准剖析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持续引发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沧浪之水》被誉为深入探讨体制内生存的经典之作,畅销二十载;《如何是好》则直面当下,直击新世代的迷茫与求索,被称为女版的《沧浪之水》。在社会有的普遍困惑面前,阎真用他的文学实践提醒我们:深刻的思考,本身就是寻找出路的重要一步。

讲座分享中,阎真指出,《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为的人生轨迹,远非简单的个人奋斗史,而是一面映照特定时代结构下知识分子乃至普通人的镜子。他深入剖析了“沧浪之水”的隐喻,将其视为复杂社会、规则与生存压力的无形洪流。

阎真谈到,当怀抱理想主义的池大为踏入体制,遭遇的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价值坐标的剧烈震荡。小说深刻揭示了个人在庞大系统中的挣扎、适应与内在冲突,尤其是权力逻辑与个人良知之间旷日持久的搏斗。池大为的痛苦、坚守与最终寻得的立足点,都指向一个永恒的追问:在“入世”的现实洪流中,如何守护内心的“一点灵明”?如何在认清规则的同时,不被规则完全吞噬?这正是“我们如何是好”这一时代叩问的沉重基石。

2.jpg

现场签售火爆。

如果说《沧浪之水》更多聚焦于特定环境知识分子的精神突围,那么《如何是好》则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描写了当下青年一代在价值多元甚至混乱时代所面临的普遍性迷茫与艰难选择。

《如何是好》延续了对“生存之上”命题的探索。当传统路径被打破,成功定义变得模糊多维,物质丰裕与精神焦虑并存时,个体如何锚定自身?如何在喧嚣中辨识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阎真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体面临的终极挑战始终是:如何在认清生活真相,包括其残酷性之后,依然能够找到行动的依据和内心的安宁,做出属于自己的、负责任的“好”的选择。

活动现场,阎真凭借学者特有的理性穿透力和作家的共情能力,将两部作品的核心精髓娓娓道来。面对现场观众抛出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迷茫?”“当代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如何突围?”等提问,他并未提供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共同思辨。这场讲座,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深刻的思辨性,引发了强烈共鸣。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读者、读书博主踊跃提问,就书中人物的选择、现实困境、文学价值等与阎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曾 小颖 李丹 任峰磊 陈雅如

编辑:曾小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