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一觉醒来,某某专业成了王牌专业”“一觉醒来,某某行业水平下降了”等为题的文案火了。年轻人“玩梗”背后,折射了什么心理?
——————————
一觉醒来,你出门参加校招,发现自己的专业竟然成了被各大企业争抢的“王牌专业”。面试官纷纷向你抛来“橄榄枝”,你优中选优,接受了心仪的offer,从此过上了朝十晚五、每周工作3天、月薪20万元的幸福生活……
它听起来如此美好,也确实是网友编织的梦。最近,以“一觉醒来,某某专业成了王牌专业”“一觉醒来,某某行业水平下降了”等为题的文案火了(以下简称“‘一觉醒来’文案”)。不同专业的人套用文案书写共同的幻想:轻易获得待遇丰厚的工作,从此不为生计发愁,成为悠闲富有的人生赢家。在帖子下,也不乏同专业人士“泼冷水”。
与许多人一样,江苏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詹雯发布“一觉醒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了王牌专业”帖子是为了“玩梗”,结果收获了近5000点赞量。
发布帖子时,詹雯正在为“期中周”焦头烂额。“有5篇几千字的论文要写,还有很多考试内容要背。这种有些抽象的文案以戏谑的方式巧妙地抒发了焦虑情绪,我就把文案改成了自己的专业。”
面临就业问题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令许多学生感到迷茫。
河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程锦求职时,发现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我理想的岗位大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毕业就业的选择很有限。”
武汉某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大二学生陈陈说:“身边的同学在高中时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对就业期望也比较高。读了大学以后,发现可以找到的工作跟预想中的不一样,就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职业规划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高艳指出,多数职业具有专业交叉性,大部分人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些人认为一定要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实大部分职业都是综合类的工作,需要大家适应专业角色和工作角色的转变。”高艳说,“从学校毕业后,大部分人会在工作场所重新学习,实际上,工作是在另一个学校学习。”
詹雯觉得,现在网络平台“贩卖焦虑”的风气加重了自己内心的不安。“我经常刷到一些升学机构和博主渲染、夸大信息差和内卷现象,说大学一定要绩点、实习、发文章三手抓,用‘贩卖焦虑’的形式谋取流量,卖课、卖习题获得利益。”詹雯说,“现在网上各种专业都有‘快跑’‘避雷’的帖子,让我有种选择哪种职业都是在泰坦尼克号上选座位的错觉。”
而在这样的网络世界里,“一觉醒来”文案反其道而行之,满足了人们对未来的幻想,以“爽文”形式让人会心一笑。
陈陈在社交媒体发布“一觉醒来”文案后,获得了100多条评论。“当时我挺震惊的,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评论。我点开评论人的主页,发现很多是国内名校生,还有在美国、日本留学的学生,他们都在‘玩梗’,原来大家都有就业焦虑。”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认为,“一觉醒来”文案的流行是正常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现在的年轻人在求职过程当中面临非常大的压力,通过这种类似网络文学‘爽文’机制的表达,宣泄内心压力、缓解焦虑情绪,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
高艳介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少支持性政策,如保留应届生身份、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高校建设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对于就业焦虑问题,高艳建议,可以向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有时和老师谈一谈,许多执念一点就通了,也就不那么焦虑了。”
虽然“爽文人生”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无论如何,人生剧本的书写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一觉醒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了新的一天,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面对焦虑,大二的詹雯总会告诉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把自己从这些信息中抽离出来,告诉自己不要想那么多,只要专注做好手头的事情就可以了。趁年轻再努力一下,让我的青春不留遗憾。”
高艳鼓励大家增强自己的生涯适应性,指出个人与企业都需要适应市场变化。“大家在克服就业难的问题时,可以把它看作学习的机会,锻炼自己的韧性和抗挫折能力,为人生奠定坚强的基础。现在衍生了许多新的职业需要,每个同学都可以思考在如今的时代怎么应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企业也要作出改变,积极适应学生的要求。”
现在,程锦正在备战考研。压力大的时候,她会骑车兜风、和朋友吃顿火锅,每天复习时带不同的小玩偶作“陪读”。
“最近背书的地方正好能看见日落。”程锦说。
(应受访者要求,詹雯、程锦、陈陈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