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机械“刷题” 拥抱深度学习

2024-11-19 09:56:03 中国教育报 编辑:高芹
字号:

“黄金考点”“解题模板”等传统“干货”,为何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曾经参与过中考命题的教师李铭(化名)在广东省珠海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珠海八中”)任教时,遇到了教学生涯新挑战。

李铭发现,很多“00后”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不再满足于“教师主讲式”教学。他们渴望更具个性化、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体验,以及能够激发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堂。

近年来,中考命题趋势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中考命题更注重考查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李铭老师曾经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当下不仅难以帮助学生赢得中考,也难以帮他们提升发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这为珠海八中“疑思行”课堂改革带来了新契机。近年来,学校精心设计学历案,实施任务式、情境化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营造了课堂教学新生态。

改革初探:“一研二研”集思广益,“一课一得”聚焦重点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穿越”到北宋,分组撰写开办活字印刷店的“商业计划书”。他们开展路演,争取语文教师岳圆这位“天使投资人”的青睐。

角色扮演点燃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从语文七年级下册《活板》一文中寻找“第一手资料”,了解活字印刷术所需的材料、人工成本和制作步骤。他们在热烈讨论中逐渐认识到,价格低廉的材料和熟练的工人,是一家活字印刷店击败同行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争相设计可行性更强、成本更低廉的创业方案。

学生在比拼中,不但深刻理解了活字印刷的技术优势,提升了文化自信,还提升了语言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教为主”曾是珠海八中一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有些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自问自答,抢占了学生深度思考的空间。

担任珠海八中校长后,洪明利决定让语文学科当好“先锋队”,率先打破“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其他学科也纷纷组建名师引领的同伴互助式学习共同体,深耕“一研二研”备课模式,打磨好“以学为主”的学历案。

开学前的“一研”,包括教师个人初备和集体研讨。第一轮重在“集思广益”,备课组成员先根据分工独立备课,撰写教学方案。随后,主备教师详细介绍单元设计,其他成员集思广益,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突破策略。

第二轮“精雕细琢”则贯穿整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教师在“一研”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情对教学方案进行二次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动态优化调整教学设计。

“一研二研”备课模式让岳圆等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初在做《活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岳老师想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提升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传承等语文素养。“一研”时,备课组骨干教师就引导她,不能指望学生“一口吃成胖子”,要明确每堂课的主要任务,尽量让学生“一课一得”,而不要想“一课多得”。

“二研”则是学科组骨干对年轻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准诊疗”。一开始,岳圆把自己在《活板》这堂课中的角色,设定为教师。学校副校长、语文组负责人黎天桂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角色容易让学生出戏。经过探讨,岳圆的身份最终设定为“天使投资人”,引导学生们通过修改完善“商业计划书”,一步步了解活字印刷术。

凭借精准把握教学主要任务等教学能力,仅工作两年,青年教师岳圆就在第三届南方六省初中语文“新课标”背景下“整合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斩获特等奖。

层层递进:真实情境培养真知,分层问题“量体裁衣”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质疑和创新思维。有鉴于此,洪明利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审辩性思维能力作为“疑思行”课堂改革的重要目标。珠海八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

“情境设计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围绕课堂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同时情境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洪明利列举了一道设置虚假情境的数学题。这道题设定8支球队比赛,第一名积分为25分。经常打球的洪明利对比赛积分标准提出疑问:“赢一场是积3分还是2分?8支球队按照什么样的赛制,才能出现第一名积分25分的情况?”

为引导更多教师基于真实生活设计真问题,珠海八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学校行政领导、名师骨干带头参与,引导年轻教师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课堂氛围,不让学生陷入机械刷题的学习误区。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学校要求教师基于学情、尊重差异,设计基础性、诊断性和拓展性问题,力求80%的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初三复习课前,数学教师杜玉梅借助AI作业系统,精准掌握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点的答题情况,设计出层层递进的问题串。

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像是一级级台阶,引导着不同层次的学生拾级而上,在思考和探索中不断突破自我。

持续升级:重塑师生教学关系,减负增效自然而然

“在《行路难》这首诗中,李白为何要用‘长风破浪’,而不用‘长风激浪’呢?”语文教师王婷的问题激起学生们热烈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罗炜韵等学生逐渐意识到,“破”字更具力量感。

罗炜韵这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激流勇进’中的‘激’,会不会比‘破’更具力量感呢?”这个问题不在教师预设的教学范围内,但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打断罗炜韵的提问。教师将这个问题作为推进学生们深度思考的良机,鼓励他们分组讨论。很快,学生们得出了结论:虽然“激”能形容水流的湍急,但“破”是动词,体现出更强的画面感,以及李白个人更强的情感。

“疑思行”课堂教学改革重塑了课堂,更重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而逐渐成为主动探索、拥有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这样的课堂生动而有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广阔的锻炼空间。

为督促教师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学校对教师开展课堂观察,将“学生参与学习人数比例达90%以上”“达成学习目标比例80%以上”两项指标,作为评判教师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同时,学校用“学生‘疑思行’的时间是否大于50%”这个指标,评价课堂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主”。

推行“疑思行”课堂改革后,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完成学历案的习题,这让学生的作业负担大为减轻。

珠海八中的练习册是教师们专门设计的,内容系统且连贯,但题量不大。在学校多学科的学历案中,包含题量合理的练习题。这些题目都是学校教师通过多个渠道,一道题一道题精选而来的。部分题目是学校教师根据学情自主设计的。作业注重进阶性,分为基础性、诊断性、拓展性三个层次。“如果老师是从校外给学生选教辅资料,或者是从题库中给学生选试题,由于相对轻松,老师就会感觉多多益善,这样很多学生就会陷入‘题海战术’等低效学习中。”洪明利要求珠海八中各学科组用好学历案,做好作业管理,尽量让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中脱身,拥抱深度学习。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