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当前社会对中职教育的看法比较多样化,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有比较了解的,也有认识肤浅的。个人认为中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更新教育理念
(一)重新定义中职教育,2000多年前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到今天中职教育的兴起才得以全面实施。中职教育和高中教育都是基础教育,但是应该在培养方向上有一些差异,中职应该定义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育,高中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教育。
(二)正确看待职教高考。普通高考引领的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职教高考将引领全国的职业教育,职教高考应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宗旨,去选拔具有某种技能天赋或一技之长的人才,去培养文化较弱而志趣在技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山东春考的模式为:语数英320分,专业理论+技能考试为430分;江苏职教高考文化课只考语数;浙江实施中本沟通,批量中职学生免考直升本科院校。个人认为,中国的职教高考应该重点突出职业素养通识与专业技能考核,湖南是不是可以考虑实行文化理论(语数)200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素养与通识)250分+专业技能(理论与实操)300分的职教高考制度。英语可不列入文化考试,但可归入职业通识,且只占10%的比重,因为它只是一个语言工具,科技的进步能够实现人机对话,以后汉语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职教高考的技能考核业已成为职教高考改革的一个瓶颈:时间难以统一、组考工种太多、考场投入太大、考试安全难控、评分难保公正等问题让省级教育考试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可以考虑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每个专业大类技能考纲规定必考的若干核心技术和基础技能,数千名考生可以同时集中上虚拟仿真平台模拟操作,考核结束时,平台直接评分,科学,公平,便捷!
二、改革培养目标
职业学校可以考虑实行“九有”教育。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只掌握某种职业技能维持生存的职业工具,而是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有素养、有才情、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老师们做有思想、有理念、有情怀的教师,行有智慧、有温度、有文化的管理。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人才的价值从何而来?是与外界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很大程度依赖于他的通用能力(即素质);另一个方面,一项专业技能很容易被新技术取代,而通用能力则不会。一个人的职业能力,20%靠专业技术,80%靠素质。企业最需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既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又要重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德、才、技”的有机统一。
三、创新培养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以学生成长与成才为中心,真正做到“九有”育人,素养育德,“五梦”育心、“五才”育能、教学育技,活动育行,引领学生尚德修身,增信筑梦,博学精业,创新卓越,抬头做人,低头做事,埋头读书,出类拔萃,赋予学生精神支撑、奋斗目标和充实的生活,给每个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翘起自己精彩的人生。
四、深化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对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可以将生产与教学融为一体,它可以实现实训、实习、上岗的一体化,主要有自建校办工厂、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生产车间(即校中厂、厂中班)等形式。
产教融合实施的前提,首先是对接产业设专业,即专业设置对接、服务当地经济;其次是针对专业引企业(或进企业),例如,长沙经贸建设创新大夏,根据自身专业引进企业组建康养中心、餐饮中心、商务中心(跨境电商和移动呼叫)、电子制造中心、汽车部件组装中心、计算机设计与互联网中心,实现专业教学、实训、实习与上岗的无缝对接。
利用老校区闲置资源,采取企业出管理、出设备、学校出场地、出学生(人力)、利润分成、亏损由企业负担、设备到期归学校的方式引进各种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入驻,建立产教融合基地,面向全省同类院校,接受各校学生的对口实训、实习与顶岗,让学生在岗犹在校。
五、建设教学团队
通过引、培、教、研、赛等方式,进行教学团队的打造。
(一)多引进。待遇倾斜,广泛招聘各类尖端人才。
(二)强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强化培养教职工;假期学校要统筹安排教师进驻行业工厂带薪实践、学习;或送入高校、或引团入校实施校本培训。
(三)重科研。注重教学成果项目的申报、教学能力竞赛及各项技能竞赛的参与。
(长沙经贸职业中专校长 周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