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一行内,难知其中味。”近日,一则“处长走流程”的网上热传视频对此作出生动的诠释。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体验了一天送外卖的感觉。当天,12小时送单只赚了41块钱的他,竟然累到一屁股瘫坐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钱太不好挣了。”
其实,需要让决策者深入调查了解的行业,又何止是外卖小哥?在传统的“蓝领行业”“弱势劳动者群体”中,因为某些“天然”因素使然,他们的环境、辛苦、际遇难以为外界熟知。
随着技术进步、时代的发展,诸多新兴行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它们跟进了我们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为城市乡村提供了服务。而正因为是新兴行业,业态并未完全成型,其工作方式、劳动强度、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一时难以固化为稳定的模式。普通人对他们的认知止于道听途说的一鳞半爪。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借助汇报材料,在办公室里面制定方案措施,往往会与实际情况发生偏差,导致决策失误。
准确掌握实情,科学制定政策,就需要像这位京城的副处长这样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走到行业的一线去实地考察甚至体验一番。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让从业者有方便畅通的渠道表达“原声”,第一手的“情况反映”对决策者而言应该更加可靠。因为他们是行业的主体,是全流程、全方位的参与者,他们对本行业有最大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如果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让他们的“原声”可以直通管理部门、决策机构,自然更加有利于科学决策的形成。
当然,对于这样的诉求,现有的管理架构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制度安排。但是,因为有中间环节的“过滤”“消减”,使得真实准确全面的信息难以“高保真”到达决策者的案桌,以致于一些“处长”“局长”们到了一线体验时,才有“大吃一惊”或“恍然大悟”的心灵震撼。
每一份劳动都创造价值,每一个勤奋的劳动者都自带荣光。在“五一”这个以劳动为名的节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不仅仰视那些佩戴上闪亮奖章的佼佼者,更期待普通劳动者的“原声”能被更多地听取,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的权利更多地被尊重。因为,这是劳动节本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