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深圳房产捐钱给母校设奖学金,望城一中校友助力擦亮学校名片

2020-07-23 16:21:48 潇湘晨报
作者:李楠 阳彪 编辑:彭佩
字号:

作为一个工薪阶层,假设你在深圳奋斗了大半辈子,买了一套房。现在退休了,想回老家居住,把深圳的房子卖了,得到了一笔钱。这笔钱,你会怎么用?分给子女?环游世界?存钱养老?

长沙望城一中校友任顺安的选择是,将这笔钱捐给母亲,设立一个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奖学金——任恢福奖学金。

据悉,任顺安有六兄妹,其中五人毕业于望城一中。这个奖学金是对砸锅卖铁也要让自己读书的父亲的感激,也是对培养了自己以及四个兄妹的母校的感恩,更是对学弟学妹们的激励和示范,这是望城一中多年来教书育人最美好的收获,是望城一中立德树人的硕果。

办学 108 年,望城一中培育了两万多名学子,任顺安是他们中的一员。

校友是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中学教育的成功究竟体现在哪里?有人说,能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就是好的中学;有人说,如果社会上为你的学位挤破脑袋,就是好的中学;也有人说,拥有一大批享誉全省、全国的特级、高级教师就是好的中学。

望城一中多年来也有很多考上名校的学生,也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教师,也是很多家长孜孜以求的好高中,但这不是望城一中最大的成功。一所好的高中,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起点,它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分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给予学生健全的人格,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少年的肩,不但要抗得起家国重任,也要担得起草长莺飞和清风明月。

教育不能仅仅看一时,当学生走入社会之后,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贡献,成为各行业的娇子,他觉到母校交给他的东西终身受用,因而感恩老师、心系母校,这才是教育的成功。不成人成才,不能证明教育的成功;不懂感恩,不能证明母校教育的成功。

望城一中走过 108 年的辉煌历程,桃李满园,薪火相传。遍及海内外的广大校友,在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创造业绩,不仅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母校赢得了社会声誉。尤其是以山东省省长李干杰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复旦大学副校长张志勇为代表的学术精英,以清华紫光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文交为代表的商界精英,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海军为代表的科技精英。

袁汉坤,一位今年 77 岁的长者,望城一中 64 届校友。2018 年,校长刘宇刚到一中上任,想听一听老校长、校友对学校发展的建议,筹备了一个座谈会。在邀请袁汉坤老先生的时候,他内心有一些迟疑,袁汉坤曾任长沙市市长,现在又年事已高,他会不会参会,刘宇心中没有把握。可是他接到邀请没有任何犹疑,满口就答应了下来。座谈会当天他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在校园内走走看看,仔细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为了这次座谈会,他做了认真细致的发言准备,让与会的同志都不禁肃然起敬。不仅如此,多年来,袁汉坤校友为学校发展四处奔走,为师生成长牵线搭桥捐资助学。为母校亲笔题字表达情义,他对母校的拳拳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 三十年前恰少年,负笈从师望一园。果树园中愁日短,清水塘边秀心闲。运动场上汗似雨,春晖楼里话如泉。青葱岁月不言悔,似水流年只剩甜。" 这是望城一中 1988 届毕业生蒋东兴为母校写的回忆诗歌,集中体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眷恋、感恩,也体现了望城一中百年教育凝结而成的风骨。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

△ 79 届校友朱湘莲回母校讲学。

校友们时刻关注着母校发展:或为母校捐赠奖励老师,或为在校优秀学子、贫困学子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或回校讲座,与广大学子面对面交流,或为后辈校友求学求职献计出力。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 79 届校友朱湘莲第一次回到母校。看到望城一中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时,她不禁想起自己求学时的艰苦岁月,也想到曾经教育过她的老师们对她的鼓励与帮助。朱湘莲发起和组织成立了 " 理想奖学金 " 和 " 理想奖教金 "。随着她和热心校友的奔走,奖学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珠海、武汉、成都、长沙等全国各地的校友都参与进来。除此之外,学校校友还相继成立了永清奖学金、长鸿奖学金、孔子教育奖、爱心百分百奖学金、晓米加奖学金等。

今年的 5月9日,学校举办 " 五 • 一 " 学生表彰颁奖大会,许多校友回到母校参加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108 名优秀学子共获得 27 万元的奖学金。" 五 · 一 " 学生表彰总共举办了五届,总计发放奖学金 100 多万元,受益学生 600 多人。

△ 81 届校友捐建的 " 师恩难忘 " 文化石。

校友们还很重视母校的文化传承,在校友会的倡议下,校友纷纷在母校捐资建造校园文化景点,现已建有孔子像、香樟赋、" 师恩难忘 "、天道酬勤等文化景观。这些项目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育人环境和氛围。

校友在物质上支持母校是有形的,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被人们所认知。而体现在校友身上的精神风貌,母校的传统往往是无形的 , 但却代表着母校的 " 形象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奋发图强。所以说:校友既是母校的物质资源 , 也是母校的精神资源。

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能让学校凝聚资源、传承文化、扩大影响。学校通过积极培育校友文化,开展校友工作,推进了育人成效,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杰出校友给学生讲课,分享了他们求学、成长经历和感悟。他们有的侧重讲成为学霸的方法,有的通过自身经历谈学习的重要性,有的给学生讲生活中学会积极进取的意义 …… 这种校友 " 现身说法 " 的方式,成为望城一中探索励志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的靓丽风景线。近年来,相继有湖南紫光测控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文交、GE 大中华区首席合规官执行顾问朱湘莲、湖南大学教授邓剑如、梁志武、陈义红、湖南省人民医院教授易为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廖胜凯等几十位校友回校给学生讲课。

杰出校友的言传身教,广大校友心系母校的情怀,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激励了学生成才成长的使命感。

校友是学校工作的有力鞭策

到一中一年多,校长刘宇深刻感受到校友们对母校的浓浓情谊。这份情谊也让他意识到,办好学校,应该努力让校友成为学校发展的关注者、建设的参与者、成果的共享者。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互动,进一步注重感情联络。

△刘宇校长参加北京校友会活动。

2018 年 11 月份,刘宇在上海出差期间,拜访了上海校友会的负责同志。寒假期间拜访了长沙校友会,2019 年暑假,他又专程前往北京,看望了在北京的校友。校友们回母校,刘宇都会安排各部门竭力做好接待服务。校友回来大都在放假期间,他都会亲自参加,让校友们回到母校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去年国庆假期,学校 88 届毕业三十周年聚会活动,他放弃陪家人外出旅行,专门陪校友。

去年寒假学校组织部分老校友、老校长召开座谈会,跟他们通报学校发展建设情况,听取校友们对母校的建议。元旦春节期间,学校通过微信、短信平台为校友送上节日祝福。通过这些活动,让校友们感受到母校的关心,加深了感情基础。此外,学校还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校友们互动交流。校友们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了解学校动态,并经常在后台留言、互动。去年,学校通过知乎上发起 " 在望一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的讨论活动,广大校友积极响应,收到了上百条跟帖、回复。

△现山东省省长李干杰回母校看望左承植老校长。

△老校长、校友回校参加学校发展座谈会。

" 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将努力做好校友工作,让校友工作规范化、常规化、人性化,既让工作有序开展,又让校友感觉到亲切,真诚,没有客套和功利。让他们感觉母校既是广大校友展翅高飞的凤巢、冲刺人生目标的起点,更是他们远航归来的港湾、精神寄托的家园。" 刘宇这样说。

校友们的光辉事迹和言传身教,是教育学生最好的精神资源,而校友们对母校的各种付出,更是学校乘风破浪的助力。校友,是一所学校最响亮的名片,也是我们教育事业走向更加辽阔远方的帮手。(李楠  阳彪)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