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地方高校的战略目标。但何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当前各种纷繁复杂的排行榜、指标体系面前,如何真正理解、认识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内涵并厘清、明确其外在表征,从而引导地方高校精准寻位、合理定型、特色发展?
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该是定“根”在地方,“生长”于地方,“成长”于地方,与地方共生共荣;应该是定“位”在应用,高校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在于应用,科学研究的源动力在于应用,彰显地方大学的“应用”价值观;应该是定“标”在高水平,在全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参照系中位居一流,在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贡献度上“有为”“有位”,凸显地方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
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又该有何特征?从高校建设者的视角,笔者认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外在表征,可以概括为“三力”:招生吸引力、毕业生竞争力、资源获取力。
招生吸引力是高校办学实力、社会声誉最直接的反映,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生源基石。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招生吸引力的背后,是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在社会上塑造的品牌。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读透学生”、细分学生诉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多通道成才途径,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呵护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并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让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得以发展并努力成才?这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扩大招生吸引力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之源。
毕业生竞争力直接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是用人单位、社会对地方应用型高校评价的重要反映。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实现增值教育,让毕业生赢在终点?首先要突破研究型高校“路径依赖”,真正读懂社会需求,定“性”在行业,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科教融合、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国际化育人作为三大突破口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度、达成度、满意度。其次,构建多主体、多学科、多层次、全程化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行业关键岗位的核心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国际化育人途径,加强全方位、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化专业、课程和项目,让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协调沟通能力。这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难题,也是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立身之本。
资源获取力是高校办学活力、社会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破解资源瓶颈的核心能力。资源既是教育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和交换的载体。地方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资源总量稀缺,缺少稳定多元的资源筹措渠道,内部资源结构同质性过强,外部资源区域差异较大,更加需要面向社会广泛获取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源转化成为高校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将应用型科学研究实力转化为生产力,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过程中获取所需资源竞争优势。通过资源“创造性再生”,实现教育资源价值最优化,使地方应用型高校集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从而获得更多社会、政府支持和资源投入。这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课题,也是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强校之路。
大学是高度理性的组织,必须在理性的价值引领下找到符合其规律的发展路径。地方应用型大学在建设高水平实践过程中,要精准寻位,定“根”在地方,定“位”在应用,聚焦“三力”提升,特色发展,面向未来、守正创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业型人才,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