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丛杨 长沙报道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依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紧跟当前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性提出并形成了“术唤能·践聚力·融贯通”——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术唤能·践聚力·融贯通”为培养目标,以“名师团队、新课程组合、高层次基地+平台、新课程评价机制”为培养路径,紧扣“区域音乐文化+师范性培养”的两大培养特色,通过以“三融四跨”为核心的“FTPRI(采field work、技technique、演perform、研research、融integration)”五个阶段,培养高质量音乐人才。
“三位一体”新型课程培养复合素养型音乐研究生人才
打破按年级授课的传统培养模式,打造以“跨学科交叉融合+破学科单一壁垒+探湘域音乐文化”三位一体为教学核心的新型课程,解决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技能与学术”互补培养的问题。
以手风琴(艺术硕士)为例:主修《手风琴艺术表演》,需必修《中外器乐发展简史》《室内乐演奏》,并在“一拖二”基础上学习美学、哲学等核心课程和《名作赏析》等选修课程;科学学位硕士在完成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必须选修一门术科专业;上述二者必须提交相应的采风、学术和艺术实践的记录和论文。
建立研究生课程进阶学习标准与教学培养制度
依据“FTPRI”建模呈现的“螺旋上升型”架构,本成果制定和建立了相适应的进阶学习标准与教学培养制度。
首先,入学之初对研究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导师考核”的方法,建立研究生原始“人才培养档案”;其次,由导师团队研讨制定出“FTPRI”各阶段相适应的进阶学习标准,依据标准实行课程教学培养;再次,依托“FTPRI”进阶学习标准,建立相应的教学培养制度,规范和量化“导师团队”的教学效果;最后,实现学生“学习标准”与导师“教学效果”的同步进阶与量化呈现。
构建研究生课程“产出导向与评定改进”机制
制定学术和术科评价标准;采用自评与他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名师评价与社会评价、师生互评等综合评价形式;通过初期、中期、毕业考试,辅以课程阶段考核和学期考核,实现合格进阶、不合格重修。
以课程内容实现创新融合,以标准和评价实现进阶,打破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音乐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学科障碍和“学历层次与教学核心”培养路径不同的问题。
以学术名家名师为引领全力打造进阶式导师团队
近年来,学院相继引进了多名国内顶尖的学术名家名师。
依托名家名师打造了以赵季平、廖勇为核心的作曲技术理论团队;以王宏伟、石倚洁、柴亮为核心的音乐表演团队;以王次炤为核心的音乐美学团队;以赵书峰为核心的民族音乐音乐学团队;以夏雄军、朱咏北为核心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研究团队;以资立萍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学团队等,为学院研究生教学与科研、艺术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引领。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学术成果丰硕。获批研究生省级创新项目4项、研究生个人音乐会多少210场次、发表各类期刊科研论文700余篇、硕士论文337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7篇;在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700余项;研究生毕业就业率96%。目前湖南省各高等院校音乐学院、主要艺术团体、主要媒体、中小学等单位的音乐主要负责人、学术骨干大多为该院研究生毕业生,同时也为中南、华南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优质的研究生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