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伊顿公学前副校长John先生盛赞碧桂园学校学子

来源:红网 作者:陈亮 编辑:苏小莉 2017-05-10 15:34:36
时刻新闻
—分享—

John先生和段佳琪校长合影

John先生面试学生

John先生精彩讲座

  红网长沙5月10日讯(通讯员 陈亮)如果问你世界上顶尖的大学有哪些,你一定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哈佛、麻省、耶鲁、剑桥、牛津……如果问你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学是哪个,那毫无争议是伊顿公学!伊顿被誉为绅士的摇篮,“统治不列颠的学校”,近600年的历史,培养了20位英国首相,还有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伊顿人守礼自律的绅士精神,英勇无畏的贵族品质,对英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如果说以前,伊顿对我们来说还是神话般遥远,那么现在,它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5月8日,伊顿前副校长John先生出现在长沙星沙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的礼堂,为这里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教育讲座,并欣然应邀担任学校的教育顾问。

  讲座:面对挫折并重新开始的能力最重要!

  John先生讲座非常幽默风趣,演讲时间不长,但是带来了很多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教育理念,带来了思考问题不一般的方法。

  John先生觉得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深入思考,学会改变,懂得从容面对挫折,讲座中引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听起来通俗易懂,引发现场学子的共鸣。

  在谈到思考的重要性时,John校长表示:“在我出生的时候,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英特网,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难道它们是来自那些盲目地跟随着已经被发明出来、被人知道的东西的人们吗?不,它们来自那些有梦想的人,他们的梦想就是去改变这个世界。孩子的梦想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我想对现场的家长说,不要过早决定你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你的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超出你现在想象力的事情,您的孩子拥有令你惊喜的、改变世界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给孩子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梦想。”

  为了让现场听众更好地了解思考和改变的重要性,John先生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不过短短几年,学生们出生的时候它还没有出生,等到学生们像他一样老的时候,人工智能将可能承担几乎所有的工作,这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将可能与现在的孩子相伴终身。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不断更新,让孩子们不断去改变,以适应未来50年、60年乃至70年的生活。我们不但要有思考能力,也要有适应改变的能力。

  在谈到孩子们应该如何面对挫折时,John先生表示:“家长们总是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失败,其实每个人都会失败,只是有些人失败后能再站起来,而有些则不能。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从来都不会放弃,他们永远不会让困难打败自己,他们决不投降,他们总是会站起来,然后重新开始。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能够给一个孩子勇气和力量重新站起来,那就能让这些孩子从容面对生活中所有的挫折和变化。失败是成功之母,学无止境,永不放弃,你就会成功!”

  现场:碧桂园初中生同声传译令专家折服

  这次英国著名校长的教育演讲会上,还有一个碧桂园威尼斯的学生引起了大家的深度关注,那就是在接待时给John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而被临时任命为现场演讲同声传译的赵思涵,一个14岁的中国小姑娘。她与人交流时的落落大方、现场翻译的流畅准确、随机应变的沉着镇定,让现场嘉宾深感震撼。与John先生同行的剑桥官员张弛女士称赞赵思涵:气场足,沉着镇定,反应敏捷,有些句子的翻译做得比她还漂亮。初中部英语主任刘老师称她的翻译基本上能做到“信、达、雅”,而且十分流畅,不会对演讲者的节奏造成干扰,的确难得。

  赵思涵不仅在这次讲座中大放异彩,在以前学校举办的活动中也是表现优秀。常春藤夏令营的推介会上,就是赵思涵担任一个前来交流的美国高中男孩的现场传译,美国男孩天马行空,滔滔不绝,赵思涵面含微笑,流水般传译,获得在场嘉宾一片点赞!在学校的首届英语戏剧节上看到这个永远阳光灿烂的女孩,她与同学一起策划主持了这届戏剧节,并将它做成了经典。自己出演《灰姑娘》中的后妈,动作语言夸张而不过度,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极为逼真。

  赵思涵不仅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学习也从不放松,非常积极主动,自我规划能力非常强,她认为眼界的开阔、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有益于自己在学术上的进步。现在初三的她正在自学雅思课程,毕业后计划去宁碧国际高中,在那里申请美国的大学。赵思涵说,碧桂园威尼斯最令她感动的就是给了她一片纵情飞翔的蓝天。

  面试:碧桂园学生成功挑战世界名校标准

  讲座开始前,伊顿公学前副校长John先生应学校请求,对学校初中部三个年级9名学生代表进行了一个一对一的面试,John本科和硕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数十年从事教育事业,在世界精英摇篮伊顿公学担任过8年教学主任和7年教学副校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教育大咖。学校安排这次面试,就是希望John用现代教育的标准,用伊顿和剑桥的眼光,对碧桂园初中生的发展做一个客观的评估。面试中,碧桂园学子展现出的自信、积极主动、开阔的视野和英语词汇积累的厚度给伊顿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有一位学生非常喜欢数学和物理,他就提出了要跟John先生探讨数学方面的问题,因为他知道John先生是数学专家。学生们跟校长探讨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历史、法律、经济学、计算机等各个学科,John校长感叹:“碧桂园学校的学子们知识面真是太广了,居然能用英语来交流这么多学科。”

  9名面试学生来自初中部三个年级,全部自愿报名,竞争入选。

  这次国际范的面试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孩子们都觉得非常兴奋,与John聊天很有收获。John对学生的评价也非常高。他不无敬佩地对段校长说:“能培养出一批这样出众的学生,碧桂园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

  最后John先生对学生们给出了总体评价:“这几个同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是学生的英语、学术能力非常强。其次是学生的思维很开放,且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尽管我认为学生不妨晚些决定未来的专业,毕竟成长道路上还会有一些变化。最后,我觉得碧桂园威尼斯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比伊顿的孩子更为成熟。”

  课程:碧桂园学校课程精髓与世界名校接轨

  讲座后, John 先生与碧桂园学校教研中心就碧桂园威尼斯中英文学校的课程体系展开了座谈。

  John 先生对碧桂园学校“优化的国家课程”“借鉴的国际课程”“创新的校本课程”三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几乎全部精力都用来完成国家课程的要求时,你们能够在课程发展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和广阔的研究和探索,难能可贵。碧桂园学生的杰出表现本身就是对这一课程体系的最好诠释。”参加嘉治公学面试的学生给John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孩子对英语的驾驭能力以及展现出来的广阔的视野已经远远超越他们的同龄人。”

  对于“教教材”还是“教学科”,John先生认为最简单的教学就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传递教材知识,而真正好的教育应该能够在更加开阔的背景下对不同的教材进行整合,建立起教材内部有机的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事实上碧桂园学校英语教学就是这一教育理念的最好践行——每个英语老师都会有好几套教材作为参考备课,国家必备的《Go For It》,校本教材《English In Mind》(剑桥系列教程)以及《Cambridge Checkpoint--English》(英国原版教材)。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教授时,老师们通常是将三套教材中相关主题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考量。国内教材更多的是与我国相关的文化传承的学习,而剑桥系列教材及原版教材则更多培养学生对国际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自然和谐等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这样的整合,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素材及资源更加地道,丰富,同时,也能更好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教材“为我所用”的理念碧桂园学校的实践与伊顿公学不谋而合,在营造校园氛围和培养学生品质方面,双方再次达成共识。John先生的词汇里一再出现“尊重”,“尊重不仅仅在课堂内,还在课堂以外——尊重课堂上的老师,尊重身边的同学,尊重校园里的清洁工、餐厅服务员……尊重应该存在于教室、宿舍、餐厅……存在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哪怕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很‘傻’的问题,同学之间也不是报以嘲笑。哪怕一个学科基础不是很好的孩子一再犯错,老师能给予理解,得到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会把这种品质带出校门,伴随一生。”这更坚定了碧桂园学校“生命课堂”营造安全受鼓励的教学氛围和品质成长活动推进的信心。

  此外,在教师培养与评估,课堂组织与互动等方面,John先生也和碧桂园学校教研中心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育人目标下,双方正用自己的方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陈亮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2017/05/10/404515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