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水塘溪泉湾小学:让孩子在“爱的水域”里茁壮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胡晓春 编辑:苏小莉 2018-11-20 10:55:47
时刻新闻
—分享—

清水塘溪泉湾小学

   时刻新闻记者胡晓春长沙报道  

    浏阳河水从门前流过,月湖公园静傍其旁,新建的校园优美舒适,再加之清水塘“水”文化的办学引领,清水塘溪泉湾小学(后称:溪泉湾)自2017年9月办学起,便是个“得天独厚”的办学佳境。

  在各路“水源”的滋养下,溪泉湾不负众望,以“水”构建起教育内涵,打造“童年是一条小溪,美是一泓清泉,爱是一片港湾”的独特文化,制定“兼容并蓄 宁静致远”的校训,精心打造27间“清泉”教室、27种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清澈”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短短一年间,它,便成为了家长们交口称赞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学校合唱团。

学校茶艺校本课程。

  童年是一条小溪

  27种校本课程滋养645颗清澈童心

  反手开路,侧身强冲,乒乓球小将在一方桌面上展示着行云流水的球技;快准狠的踢腿,儒雅的礼仪,跆拳道班的同学们挥汗如雨,彰显力量之美;在茶艺室,同学们则静坐茶盘前,挽手沏茶,细细品味茶香,感悟人生之道……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时段,每个孩子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类别,学习自己所爱,展示自己所长。

  校长杨湘萍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基础上,打造了27种校本课程,力求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绽放独特光彩。

  杨湘萍介绍,在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中,每一类课程都是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的进行,专业且系统的课程可以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建校起,溪泉湾小学就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

学校带领孩子们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

  美是一泓清泉

  传统文化浸润生命成长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绽放着独特的光彩。自建校起,溪泉湾就将戏曲文化引入校园,带领孩子们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

  建校两个月的时间里,溪泉湾一年级的孩子便以一首原创戏曲舞蹈《传承》在开福区少年宫举办的文艺展演中崭露头角。此后又在2017年长沙市“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第六届校园文化进社区暨校园戏曲进社区活动获得佳绩,用行动彰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表达了传承戏曲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戏曲文化有着极为丰厚的底蕴,不仅承载着多种多样的学科文化,可以跟学科教育相融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还蕴含很多中华传统美德,可以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开展各式各样的德育活动。”杨湘萍说道。

  教师节精心设计的教师戏曲人物手绘长卷,既表达学生尊师之情,又丰富学生戏曲角色知识,一举数得,深受学生喜爱;学校戏曲长廊,每个学生手绘的竹帘脸谱高高悬挂,随微风摇曳,大家争相品评;学生手绘戏曲文化衫的活动,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大方自信的戏曲文化推广大使,她们走进每个班级宣传戏曲知识,介绍手绘方法,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家庭手绘戏曲衫,增添了家庭和谐氛围,融洽了亲子感情……通过各类活动,戏曲文化已深入到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心中,还传播至每个家庭。

  “戏曲进校园,让每个孩子都动手实践,切身体悟,才能真正达到以戏曲文化熏陶人,以传统文化滋养人的育人目的。不仅如此,学校还希望能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大家都来了解,喜欢,传承中华文化,才是我们身为中传传人应该尽的文化义务和责任担当!”杨湘萍如是说。

师资队伍合影。

学校戏曲长廊,每个学生手绘的竹帘脸谱高高悬挂,随微风摇曳,大家争相品评。

  爱是一片港湾

  让教育的爱体现在细节之处

  做一个“仁爱而智慧、专注而专业、靠谱而灵动”的老师,是杨湘萍对每位“清泉”老师的要求,而其中的“仁爱”,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首位要素。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怎么去爱孩子呢?她回答:“爱产生在最普通的地方,最深的感动藏在每一个平平而普通的教学细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能传递爱的信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能扶起孩子的自负,一句充溢爱心的言语能影响孩子的终身。“作为老师千万不要轻视细节,老师的爱恰是经过这些点滴细节慢慢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心灵当中。”

  “校长好!”行走在校园里,常常会有孩子一脸阳光地与杨湘萍打招呼,她每每都微笑回应:“亲爱的,你好啊!”有时,还会蹲下身子和孩子拥抱,或是用手摸摸孩子的头或是脸蛋,唤出孩子的姓名。“用这样一个简单的细节,便可以让孩子们感受爱,领悟爱,学会爱。”

  在溪泉湾的校园里,这些充溢感动的教学细节便比比皆是,老师们精心呵护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教学之爱”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来源:红网

作者:胡晓春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8/11/20/40322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