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三湘行|“以购代捐”助脱贫 “有心”插柳更成荫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彭佩 2018-10-16 09:01:4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湖南省高校师生是积极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发挥高校优势,建功脱贫攻坚。”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化智慧为力量的行动指南。高校作为人才库和智力源,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深入对接贫困地区内在需求,有效提升了服务脱贫攻坚的工作实效。通过深入走访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院四所高校的相关点,与驻村干部、高校师生、当地群众密切交流,红网时刻推出《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三湘行》系列报道,充分展示全省高校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动实践。

与湖南师范大学牵手三年多来,插柳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艺术村。

荷鱼共生科技示范基地。资料图

合作社养殖基地。

  红网时刻记者 周丹 邵阳报道

  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插柳村,一个贫穷但风景秀丽的地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牵手插柳村后,这个村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艺术村。

  来到这里,只见一条“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的广告墙特别醒目,进入村寨,仿佛来到了长沙后湖,高地美术馆、文化广场、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餐厅、艺术客栈等逐渐进入视线;广场周边一大片荷塘里,枝枝残荷在低头回忆着夏日的热闹;荷塘外边,青绿兰溪水静静流淌,成片苗寨依山傍水而筑,山上古木参天,翠竹成林。

  牵手3年多来,为帮助插柳村脱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民先后16次来到该村指导调研帮扶工作。学校组织旅游规划、园林设计、生物科技专家组成了智囊团,因地制宜打造“插柳文化艺术园”,该园具备艺术品展览交易、艺术家休闲创作、艺术生户外写生、游客休闲观光四大功能。艺术园自2016年开园以来,先后在全省举办艺术作品巡展6场次,吸引游客26000余人,全国30所高校在此设立写生基地。

  与此同时,学校帮助插柳村大力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先后建成1000亩大棚蔬菜基地、500亩太空莲基地等,农副产品如今年销量逾千万元。昔日的贫困村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示范村。

  “以购代捐”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3月来,湖南师范大学积极贯彻省委领导有关指示,大力实施“以购代捐”,以插柳村为重点,面向绥宁县采购农副产品,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8月25日,在全省高校服务地方攻坚推进会上,该校作为全省首批试点“以购代捐”计划的10所高校之一,校长蒋洪新与绥宁县人民政府县长罗玉梅签订了《湖南省高等院校与贫困县“以购代捐”校农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到2019年8月25日,采购绥宁县农副产品1000万元。

  9月13日,学校党委研究决定采购绥宁县中秋、国庆“以购代捐”物资100万元;9月21日,学校选定了绥宁的东山红提、绥宁优质稻精装大米、贵太太精装双低菜籽油、绥宁干笋,作为师大中秋、国庆“两节”的采购物资;9月26日,校党委书记李民赴绥宁县实地考察“以购代捐”相关企业和合作社的资质和运营,并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28日,从绥宁县采购的105万元节庆物资陆续送到湖南师范大学。

  10月11日上午,罗玉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购代捐”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可有效打通农民与市场对接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英介绍,下一步,学校将依托校后勤集团超市,成立学校购销平台,设立“湖南师范大学帮扶绥宁县(插柳村)农副产品销售专柜”;10月底,学校将召开落实“以购代捐”工作协调会,研究后续的采购实施方案,确保如期圆满完成年度的采购任务。

  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廖志坤认为,“以购代捐”是产业扶贫的一种创新,多方可受益,农户、企业、当地政府自不用说,学校也可采购到放心、环保、绿色的菜、米、油,同时也献了爱心、做了善事。

  精心打造 让绿色生态产业插翅飞翔

  湖南师范大学大力推进插柳村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先后建成1000亩大棚蔬菜基地、500亩太空莲基地、荷鱼共生科技示范基地,成立了多家专业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合作社,并与步步高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和加工协议,插柳村的农副产品第一次规模化走向全国市场,年销量逾千万元。在省里明确提出“以购代捐”之前,该校早已实施,为村民排忧解难。

  湖南师范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向兵表示,“以购代捐”让学校加入了采购队伍,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多了一条渠道,收入多了一份保障。

  插柳村种养殖大户龙宪贵对此深有体会。2013年,他和48个人合伙,共投资105万元成立了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可连续3年,都因销售问题导致严重亏损,其中16个股东退出不干了。2016年,学校联系步步高到插柳村来定点收购后,情况才开始好转。今年元月,合作社萝卜大丰收,步步高收购之后,还有约7万公斤滞销,学校决定全部收上来,送到当地企业加工成萝卜丝,贴钱包装运到学校。

  如今,龙宪贵负责的合作社已成气候,收购了另外4家合作社,种养殖面积也由最初的300亩扩大到2200亩。“以购代捐”大张旗鼓地进行后,今年国庆前后,他已送了1680只鸭子到湖南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餐饮中心,本地才卖24元/公斤,学校收30元/公斤,还报销运费。目前,他打算实施稻田养鱼、小龙虾项目,水面共280亩,学校已跟他联系好了企业,为他免费提供虾种苗100万只,养大后全部回购。

  合作社产销两旺为贫困户带来了切实收益,已带动72户脱贫。龙宪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贫困户以5万元贴息贷款入股,有5000元扶贫补助,年底有分红,在合作社打工有工资,土地出租有租金,1户两口子在合作社年收入5万元左右。

  夕阳西下,落霞飘金,村子里热情大方的插柳苗族女子跳起了竹杠舞,在欢乐明快的节奏中,一个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美丽新农村渐渐散发出了热力……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8/10/16/40427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