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看数量更重质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于振宇 刘玉梅 毕晓燕 编辑:彭佩 2017-05-22 15:56:24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9日,第十二届“挑战杯”湖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长沙开启。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湖南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项目?记者走进竞赛现场,探访“挑战杯”背后的挑战与故事。

  【现场】

  让卫星智能化,手机“飞”上太空

  5月20日,比赛进入闭馆答辩环节,在现场,记者看到了数量繁多的科技发明制作。国防科技大学郭剑鸣团队研发的“智能细胞立方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传统卫星制造门槛高,造价昂贵,系统设计复杂。智能手机功能多样,集成度高,具备开放的操作系统,功能扩展便捷。能否利用手机硬件和软件运作原理来开发卫星?为此,我们提出了‘智能细胞立方星’的解决方案——让卫星智能化,手机飞上太空。”郭剑鸣说。

  智能细胞立方星,以智能手机主板为基础,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星务系统,使卫星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实现卫星一定程度的智能化;保留手机自带的高集成度传感器,如相机、陀螺仪、加速度计等,为卫星所用,实现空间拍照、录像、空间测量等功能,同时预留标准化载荷接口,使得卫星在功能上的扩展性大大增强;采用自主研发的微推进分系统作为卫星推进部件,该部件已通过地面实验测试,使卫星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为复杂空间任务,如伴飞观察、编队飞行等提供技术支撑。

  “利用手机主板等商用器件,具有系统开放、集成度高,价格低廉、研发周期短等优势,促进航天器标准化、系列化和快速批量化生产,从而推动航天产业民用化、商业化发展。”郭剑鸣介绍说,目前,一代实验星——手机卫星,已随国防科大“天拓三号”卫星发射入轨,是国内首颗基于手机主板开发的卫星,该手机卫星的寿命可达一年之久,远远超过NASA的手机卫星两周的寿命;二代星将微推进系统用于微小卫星平台,有望解决微小卫星难以进行轨道机动的问题,属国内首创。

  像智能细胞立方星这样引起大家目光的例子不在少数。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了来自吉首大学的“新型大小鼠全自动步态分析仪”、湘潭大学的“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智能超市导购车”、长沙理工大学的“远程实验教学平台”等各高校的科技创新作品。 据工作人员介绍,本届大赛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2500余件,参与大学生达10万余人。大赛主要分为科技发明类、哲学社科类以及自然科学三大类,经过前期层层选拔和评审,共有57所高校的367件作品入围决赛。

  【背后】

  最终转化落地的项目一般不超过10%

  “在对往届参赛项目的分析中发现,能够最终转化落地的项目一般不超过10%,这也意味着许多好点子可能永远触摸不到现实的阳光。”团省委学校部部长王虹彬说。

  为推动比赛项目转化落地,团省委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协调省经信委、科技厅、省股权协会等单位,给予资金、场地、技术、设备、政策等各方面配套支持。2016年全国“创青春”大赛湖南获得4项金奖,7项银奖,团省委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实现成果转化1.3亿元。

  为实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的持续有效对接,2016年5月23日,团省委筹建了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这一联盟主要是动员联合各方力量,打造线上线下的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聚集社区,推动校企之间的区域化合作。

  过去一年,联盟找了9家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从高校吸收有意向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由联盟推荐进驻基地。比如,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接收大学生创业团队296个,注册公司44个,成功帮扶6家学生公司落户隆平高科技园,带动就业2000多人。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现已与10家研发机构和9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每年接纳创业见习大学生1000余名,并与江南、江麓、湘电等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建立起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体系,获得了人社部授予“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永州市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在孵企业的年度存活率超过70%。2016年湖南大学科技园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中南大学学生谭登科团队创立的湖南车瑞文化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的一员。在一次偶然的岳麓山之旅后,谭登科和同学受到启发,决定自己设计、销售文创产品,明信片、福娃、中南书签等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

  去年5月,谭登科和他的团队参加了湖南省大创盟,在中南大学校团委的帮助下,成立了湖南车瑞文化有限公司,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技术层面将AR增强现实技术与手工技艺相结合起来,以原有的中南大学艺栖工作室为样板,通过新建、合作融合等模式迅速推广到其他高校。目前,公司年销售额突破430万元,净利润80余万,带动70余位在校大学生创业,帮助32位贫困生获得经济支持。

  【未来】

  推动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更有质量的增长

  近年来,我省大学生创业人数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如规模小、资金少、成活率低等。

  “创业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型,是下一阶段团省委工作的着力点。”团省委负责人介绍说。

  接下来,团省委将依托高校创业类社团,建立高校工作站;深入高校各院系了解大学生的创业情况,从项目凝练、团队建设、市场拓展等给予全方位的指导,近期从我省各高校优势学科研究领域已经遴选高水平专家72人,与之前的31位企业家创业导师共同组建成联盟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库,借助导师们专业学术水平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指导“挑战杯”“创青春”大赛项目,为大学生创业者“建路标”“解疙瘩”,提高服务的专业性。

  在服务内容方面,将紧紧抓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需求,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特别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将继续建立一批“一站式、零距离”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创业园区、创客俱乐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见习示范基地等有形阵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孵化、对接、互动交流等综合服务。

  除充分照顾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外,还将重视发掘已毕业离校,特别是毕业3年以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我们将以国家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契机,全力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鼓励、引导、帮扶青年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优,努力使共青团成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的‘贴心家园’‘助力平台’和‘展示舞台’。”团省委副书记李志超介绍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于振宇 刘玉梅 毕晓燕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