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市教育局长陈利文:创新素质教育的“湘潭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苏小莉 2016-12-18 22:10:12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利文

  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湘潭报道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词。它回响在教育的上空,也回荡在大家的心里。

  寒冬时节,红网时刻记者走进湘潭市中小学校,真切地感受到了湘潭素质教育的心灵热烈律动。

  湘潭市以坚持不懈而又丰富生动的实践姿态推进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对学生未来负责的人本性的价值追求,使素质教育从规模走向内涵,从外围走向核心,呈现出一派盎然的生机。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推得开,而且卓有成效。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该如何求变?校长教师该怎样应对?学校还要不要升学率?就此,红网时刻记者专访了湘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利文。

陈利文局长在活动仪式中讲话

  部门联动,改“独唱”成为“合唱”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采访从时下最热的“核心素养”谈起,陈利文说:“我们曾亲身经历过这些改革实践,对核心素养不应陌生,相反,更多的是亲切感、亲近感。”

  在“后应试教育时代”,诸如此类的呼声渐起:教知识不教做人,社会频出抑郁症、自闭症的“问题人”,他们稍遇挫折便往往选择自杀甚至杀人;重智能不重体能的教育恶果,是让学子们有力读万卷书,却无力行万里路!

  陈利文认为,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个性化教育等,从未像今天这样,牵动越来越多人的心。

  毕竟,今日之教育,关乎来日之民生,关乎明天之国运,关乎未来之中国梦。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陈利文认为,如果没有政府作主体,只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作主体,就不能调动教育以外的有关资源,就不能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就不能落实。

  过去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一家的“独唱”,而如今湘潭的素质教育则既有市委、政府的“顶层设计”,又有各个部门联动的“大合唱”。

在湘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孩子们学习机械制作

学生进行3D制作

  陈利文介绍,湘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受到中央公益彩票金3000万资助,地方政府配套投资3000万,加上各共建单位资金投入,一期总投资近一亿元,是湖南省同类实践基地中第一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建设中,创新推出了“湘潭模式”,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共建。由湘潭军分区、市文明办、市两型办、市人防办、市地震局、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交警支队、消防支队、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生物机电学校等单位负责筹资,利用实践基地场地建设了八个共建场馆和二个共建区:国防馆、人防馆、雷锋馆、两型馆、地震馆、禁毒馆、交通安全馆、消防馆、植物教学基地、学农体验基地。对此,陈利文如数家珍。

  实践基地共设30门特色课程,分为科学探究类、生存体验类、素质拓展类、专题教育类4大类。 基地运营后,来自湘潭市7个中学的3000名初二学生有幸获得新鲜的体验,他们收获了特别的成长。

  推进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需要社会、家庭共同参与。陈利文介绍,今年暑假前后开展的防溺水专项生命教育,深入开展“六个一”,一首“学生游泳安全歌”,一张《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挂图,一封《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一个《孩子,请不要私自下水》安全警示短片,一份安全责任书,一份防溺水专项教育的文件,让学生将安全观念入脑入心。

  湘潭市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构建了全社会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家长学校实现全覆盖。开展“要用爱和技巧教孩子”等专题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建有1864个社会教育基地,年内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3567次。

  评价改革,从“育分”走向“育人”

  要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压力从学生身上转移到学校和教师身上,真心实意抓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只有靠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来保障。

  同一个尺度下衡量,总有优质和落后之分;不同的尺子下,个个学校都有自身的长处,每个学生各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陈利文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的学生;多一个舞台就多一些才能。”而如何提供尺子,提供舞台,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努力思考和工作的方向。

  湘潭市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六种评价改革模式。采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的策略。让实验基地领航先行,边研究边推介,在滚动扩展中深化六种评价改革研究。

  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把学生的特长发展作为一个领域进行单独评价,鼓励学生爱好广泛,兴趣多元;实行评语改革,大力倡导教师写出激励性评语。

  水平检测+能力检测。期考科目100+50的考试方式,试卷分为两卷,100分水平检测题,50分能力检测题,基础与能力并重。

  动口+动手+动脑的评价。既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又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系统分散、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项考查,并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给学生创造了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此外还有主动+严格+发展的评价、常规达标+质量目标的评价、学生+教师+家长的评价。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悄然影响着湘潭不少中小学的教学行为。湘潭市和平小学在课程“变轨”、课堂“变样”的基础上,将评价“变式”,期考“变脸”,改变了过去凭试卷用分数评价学生的模式,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小测试、小演讲、小展示、小表演、小模拟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

  目前,湘潭不少中小学正在积极探索基于学科素养的全方位、过程化、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结果的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业水平提高的同时关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考试负担,让“乐学”与“乐考”代替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湘潭教育部门对于学校的评价也不再唯分数至上,而是重在对学生做人的教育以及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贡献率。

  用一把“尺子”“考量”学生,只关注学生升学考试的分数,只注重学生毕业考试的结果,不关注过程的变化,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传统基础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缺陷。这一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应试教育日益严重。湘潭推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新制度,是对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一个巨大变革。

  2016年,湘潭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进行体育考试,首次以原始分纳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同时,中小学艺术教育评价也有了新尺子,从2016年开始,湘潭市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中考,并将艺术中考成绩等第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根据相关要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执行艺术考试成绩“非D即入”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操作只是考核项目,不会纳入中考。因此,很多地方不重视实验操作,出现背实验知识应付考试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陈利文透露,把实验操作纳入中考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体现。

  “最早在明年将出台实验科考试方案,并逐步将实验操作考试的成绩纳入中考总分。”

湘潭市国学教育启动仪式上,陈利文局长给学生授奖

  “两型”课堂,能“高分”更能“高能”

  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这是湘潭提出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陈利文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讲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分数,而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开展“两型”课堂,运用科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向45分钟要质量。

  陈利文提出了“两型意识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理念。“两型”课堂是根据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理念所衍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目的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带给学生合适的教育,促进师生和谐共长,引领学校走上科研兴校的道路。课题组设立了5个研究基地、28所实验学校、69个市级子课题。

  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转化为教学常规,这是湘潭科研引领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两型”课堂目前在湘潭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开,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初步总结出30多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育才小学的“激疑思辨,分层精练”课堂教学模式;风车坪学校的“四学语文”“五读古诗”“六字作文”语文教学模式;云塘学校的“英语词句”;金庭学校的“综合拓展”英语教学模式;人民学校的“先学后教”;先锋学校的“图形与几何”数学教学模式;湘潭市特校的IEP“五体联动”实施策略等等。

  “高分低能”曾让中国教育屡遭诟病。陈利文认为,“两型”课堂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既能做到“高分”,也能培育“高能”。湘潭以“两型”课堂为基点,积极向课外延伸,形成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一体化的育人环境。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自行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套6册“两型教材”和在省内推广使用的“两型社会”小学生教育读本;岳塘区湘机小学在国家环保总局获得了200多部有关两型教育的电影,使学生通过看电影、演电影、画电影,养成了良好的两型习惯;雨湖区风车坪学校学生发明的环保太阳能帐篷获国家特等奖、国际银奖;风车坪学校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养成教育结合,设立书法活动室,每周一、二、三、五开展“书法天天练”活动;熙春路逸夫小学以英语优势提升学生素养,努力实现英语教学环境感染化、熏陶化,英语教学活动序列化、制度化、社会化,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文化中成为高雅、自信、乐观的现代小公民。

  高考升学率一直被看作素质教育的一道难过的“坎”,大家都怕搞素质教育使升学率下降。但是湘潭人现在有了底气。陈利文说,学生的素质与“分数”便能并行不悖,实现双丰收。近年来,湘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高中阶段入学率、高中学生巩固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名列全省前列,高考上线率稳步提升。

  这样的结果进一步坚定了湘潭市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的信心。事实证明,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非对立,高素质与高分数相伴而行。

  突破瓶颈,让“先生”常做“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校长和教师的压力反而更大了。素质教育能不能抓出成效,关键在校长和教师,关键在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陈利文认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可以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教师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这不仅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改革,相反还会成为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大“瓶颈”问题。因此。湘潭市推行学分登记制,使全市教师形成了积极参与学习培训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该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参培率100%,结业率100%,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一。

  要做好“先生”,必须常做“学生”。陈利文说,放暑假,学生歇了,老师不会歇。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早已成为一项常态工作。每年暑期,教师培训的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

  只有让老师打开眼界,孩子们才能感知更大的世界。去年10月,由15名威尔士和英格兰中小学校长组成的代表团走进了湘潭中小学,走进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生物等课堂教学中,通过举行中英校长见面会、深入学校互动交流等,与湘潭中小学校结下了友谊。湘钢一中、岳塘区湘机小学、雨湖区金庭小学等湘潭13所中小学,分别与英格兰基督国王高中学院、威尔士庞瑞芬迪盖德小学、英格兰斯多金格密小学等成功签约。双方学校开展深入、全面、长期、有效的合作交流。

陈利文局长参与汉语桥项目英国校长来潭的文化交流活动

  湘潭市教育局与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双方不仅定期举行交流活动,市教育局还派出一名班子成员到海淀区教委挂职主任助理。

  教师培训工作既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陈利文介绍,市教育局到处为素质教育师资培训寻找“外援”。去年6月,由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聘请的两名资深外籍足球教练及来自湖南科技大学的优秀教练员,为湘潭中小学校培训了180名足球老师。去年4月,争取到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啦啦操“送培到基层”公益活动。湘潭5个县(市)区200余名中学、小学、幼儿园啦啦操骨干教师培训班接受了培训学习。

  湘潭市鼓励基层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与培训,学校一大批教师都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获得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有心理咨询师45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312人。雨湖区韶西逸夫学校、岳塘区育才学校等2所学校成为国家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湘潭市益智中学等6所学校成为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发展,将“单一”变为“多元”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要给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多元的选择机会。

  打造湘潭特色教育品牌,就要改变“千校一面”,变为“百花齐放”。陈利文介绍,遵循培育特色项目——做强特色学科——创建特色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打造区域特色教育的发展轨迹,创建“丰富+出色”的文化,建设“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办出“优质+特色”的教育。打造了一批基础稳固、理念先进、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具有广泛社会认可度的特色学校,形成了湘潭特色教育品牌。

全国助残日,陈利文局长(右一)牵手聋哑孩子爱心跑

  从2014年开始,以湘潭市教育局为主导,负责校园足球运动,在全市各大学校大力推广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目前,全市创建了69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29所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岳塘区为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县市区。陈利文表示,到2020年,在全市创建1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吸引3万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园足球培训和竞赛活动。

  特色学校的“特”,除了特色项目,它们都有独特的办学思想。陈利文认为,特色学校本着“育有个性的学生,培有思想的教师,办有灵魂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断追求特色、创建特色,学校在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发现并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成长特色。韶山市韶山小学先后有“毛福轩中队”“毛岸英中队”被评为全国十佳英雄团队集体。

  特色学校表现异常抢眼,在争得各类奖杯的同时,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好口碑,特色学校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其中,韶山市韶山小学深入开展“我是家乡小主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红领巾义务服务部”被评为全国“红领巾优秀小社团”,在韶山建起了一座“红领巾”的精神丰碑。湘潭市和平小学机器人代表队10年来多次获各级别奖励,享誉国内外,其“智能机器人创客教育”成果在全市推广。湘潭市十一中无线电测向队参加全省锦标赛获初中团体第一、高中团体第二,个人拿到多项第一。其学生航模队每年在长沙航模节和省航模比赛开幕式上进行表演。雨湖区金庭学校近几年组织参加区艺术百佳评选的获奖人数达到700余人,该校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也是硕果累累。

  科技创新教育、艺体教育、人防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省内很有影响。目前,湘潭市全国兰亭书法学校2所,中国创新型学校1所,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1所,全国绿色学校2所,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6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所,全国心理教育实验学校1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学校2所,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个,全国中小学德育基地学校2所,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2所,全国百强学校1所,全国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1所,等等。每年,有一大批学生在国家、国际级竞赛中获得大奖。

  创新素质教育的种子已经在湘潭这块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创新素质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湘潭实践”。湘潭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能够在宽松的校园内快乐、自由地成长;湘潭的百姓是幸运的,他们的子女有更多选择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机会。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6/12/18/40456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