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后高考时代”老师的N种表情

来源:现代教育报 编辑:苏小莉 2014-06-20 11:48:03
时刻新闻
—分享—

  紧张、忙碌的高三这一年,随着学生走出考场,师生共同拥有的日子成了一段美丽的回忆。聚餐、购物、旅游、煲电话粥……学生们用各种方式庆祝自己“解放”的日子,而他们的老师,也在离开学生的这段日子里经历着失落、期待、忐忑等各种心情。

  失落派:学生走了,心好像也被“掏空”了

  多年坚守在高三,冯云霞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每天早上7点之前到校,下午接近7点离校;如果有晚自习的话,9点半才能回家。尤其是进入高三下学期,她这个兼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忙碌的事情陡然多了起来:除了管好教学,学生情绪波动大,及时进行疏导也属她的工作范围。忙完一天回到家里,疲惫的她再也没有精力管儿子的学习。

  由于年龄原因,新学期冯云霞将不再担任班主任。其实,现实生活中,每一位高三老师都在承受着来自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压力,她说,减小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千方百计搞好教学,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今年,冯云霞所带的两个实验班学生比较懂事,这让她非常欣慰。

  6月7日,学生们走进了考场,从无限忙碌的状态中一下子变得无限轻松,冯云霞那根被绷得紧紧的神经也终于可以休息了,这反而让她有些不适应,“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失落的同时,她又开始操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今年不少学生反映数学题偏难,成绩还没有出来,她的心里仍有些不踏实。

  期待派:因为有价值所以很幸福

  高考结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的张红侠老师松了一口气,“经过三年的努力,而今正是孩子们出成绩的时候,虽然在等待的过程中有些忐忑,但我相信孩子们。”张红侠说。

  张红侠是学校高三年级组组长,同时担任着高三(1)班和(2)班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和一般的老师不同,她不仅关心自己所教学生的成绩,也关心全年级16个班的学生成绩。从高一开始,这批学生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从开始依赖老师进行指导,到如今能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已经带了7届高三的张红侠对高考已经不陌生了,每次高考完,她都会感觉松一口气,之后就会立即紧张起来,“会担心学生考得不如意。”在高考出分的那天,张红侠的手机总会成为热线电话,学生们纷纷报喜;在学生们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们也总是兴奋地给张老师发信息、打电话。“在这个时刻,我们就感觉自己特别有价值。”

  “虽然今年的文综略难,理科的数学难度也不小,但是学生在今年一模和二模中,学校整个年级组发挥得都还不错,期待他们在高考中的完美绽放。”张红侠说。

  欣喜派: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年。”还不到30岁的陆晴是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一名高三班主任,刚送走的这批学生是她从学校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

  陆晴是一名典型的“80后”老师,开朗前卫。平日里,她和学生在私下的微信或QQ联系时经常会用“亲”来相互称呼。然而,在课堂上却是出了名的严厉。由于教授的是化学课,所以各种化学符号就成为她和学生之间沟通最多的话题。

  “能和孩子们一起规划未来,和他们一起奋斗在高考战线上,对我也是一种成长。”高三带班的升学压力并没有让陆晴感到任何不适,当她看到学生从刚入学的稚嫩逐渐蜕变为成熟时,那种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回忆送考那天,陆晴记忆犹新。“孩子们都挺淡定的,我却好紧张。看着最后一名学生顺利走进考场时,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开始默默祈祷。”

  1984年出生的陆晴和班上学生的年龄正好差一轮,她像大姐姐一样带着孩子们前进。“我们一起走过毕业季,一起笑,一起疯,一起玩,一起耍。如果下学期再给我一个高三班,我还是会欣然接受。因为毕业季的那种真挚情感,是其他年级无法替代的。”

  忐忑派:送头一拨考生心里“没底儿”

  最近几年,北京市新建了不少高中,其中不少学校也于今年送走了第一拨高中毕业生,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对于新建校来说,学生的高考更是让老师们牵挂,该校的刘老师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刘老师此前在海淀区带过四拨高中毕业生。三年前,她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源,对刘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之前的学校是所传统老校,在高考备考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和经验,而对新建校来说,一切都得慢慢摸索。”刘老师说。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家长考查一所学校的主要标准。而对一所新建校来说,第一拨学生能否经得住考验,更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建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身上的压力也更大。”刘老师介绍,在压力面前,学校的所有老师都绷紧弦,努力化压力为动力。

  当学生从考场出来,发信息告诉她“发挥得还行”的时候,刘老师松了一口气。“但是面对即将公布的高考成绩,内心还是有些忐忑,生怕学生在高考中失误。”

[NextPage]

  解脱派:压力一下子释放了

  工作第6年,北京市苹果园中学物理老师王利东首次登上了高三的讲台。尽管已经具备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但高三知识容量大,老师需要带着学生归纳、总结、梳理,让他们融会贯通,建立起知识网络,对高中物理有个整体的把握。“一开始备课的压力还是很大的。”王利东毫不避讳地说,“再加上去年学校高考成绩不俗,对我这个新高三老师来说压力就更大了。”

  好在王老师是个有心人,从工作开始就一直关注高考。办公室里经常有高三学生前来答疑,如果同事不在,他也热心施以援手。因为爱琢磨,期末区里组织统一考试时,班里的学生考得“还可以”,这让他找到了一些自信,觉得自己平时所教被学生接受并落实到位了。“大方向对了,第二学期主要做一些局部调整即可。”王老师说。

  6月8日上午理综考试结束后,王老师了解到试题的难度与2013年差不多,有些试题难度还略有降低,他如释重负,“终于结束了。”

  但作为新手,王老师又没有完全放下。“因为学生的成绩还没有出来,我担心学生在紧张的情况下发挥失常。”毕竟学生成绩的好坏影响王老师将来的专业发展和领导、同行的认可。

  和王老师有同样感觉的是大峪中学英语老师尚俊梅。在学校工作的第5个年头,她被委以重任,带高三毕业班。因为经验还略有欠缺,她就请教师傅王云霞老师,再把王老师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教给学生。“压力肯定是有的,但不会不知所措,主要是一开始担心教不好,后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从他们的考试成绩来判断,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还不错,因此除了压力,也有动力了。”尚俊梅说。

  英语学科的考试结束后,尚俊梅直呼“压力一下子减少了”。据她介绍,学校给高三老师放了一周的假,好让他们放松放松。

  对怀柔一中的高三教师常玉环来说,今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以往一直担任理科班语文教学任务的她,在这届高三中担任了文科和理科各一个班的语文教学。两个课堂,两种教学方式,一年下来,常玉环感觉压力不小。

  在常老师看来,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科班的学生形象思维更好,更感性;而理科班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胜一筹。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常老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议论文是文科班的讲授重点,而在理科班这部分的讲授则相对轻松。

  高三带下来,常老师最希望这个暑假可以歇一歇,“目前确定要出去旅游放松一下,然后再充充电,看看书。”

  淡定派:带高三游刃有余

  带过多年的高三,也经历过最初的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来说,带高三毕业班游刃有余。

  北京市京源学校的语文老师王晨阳带过5轮高三。他的感觉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都会比较理性地看待高考成绩,因此,自己没有特别的压力。“只要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就行了。”

  和他一样淡定的还有北京市太平路中学的地理老师杨玉红。尽管学校只有一个文科班,她还需要跨年级教高一年级,但杨老师觉得,常年在高三摸爬滚打,业务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完全可以相对轻松地带好毕业班。对于每届高三学生,她都会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而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一般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因此不会过多焦虑学生的考试情况。

  “面对高考,除了平静,还会感到一丝失落和牵挂。”北京九中生物老师魏文娟说。从高二带到高三,她和学生相处得很融洽,彼此感情很深。高考结束后,为学生感到欣喜的同时,失落的情绪加剧了她对学生的牵挂。

  但多年带高三,加之又担任教研组长,魏文娟很快又让自己忙碌起来:分析试卷、把握出题方向、整理个人高三教学资料……她认为,无论今年9月自己是否还带高三,生物学学科思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比高考成绩还重要,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渗透给学生。”

  在宣武分院附中,杨红丽老师已经连续带了三年的毕业班,这届高三她成为学校唯一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告诉记者,这次高考全班28名同学发挥得都不错,因此大家都很淡定,没有更多去纠结考试结果。“学生们发挥得好,水平没有失常,就没有太多遗憾。看着学生自信的样子,我也很轻松。”

  尽管考试结束后学校就给毕业班老师放假了,但是杨老师并没闲着。她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回学校,继续整理以前因为教学工作忙而没有完成的资料,同时也会写一些学生的成长案例,“这些资料无论对自己以后的工作,还是对其他带毕业班的老师,都是一个参考。”杨老师说。除此之外,杨老师还会抽空写日记,回忆自己和学生相处的那些难忘的瞬间。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杨老师特别希望回到高一从头带一个班,在新一届学生当中进一步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对教学进行新一轮的整理和反思。

  ■专家视点

  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标准

  鱼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

  高考结束后,老师们呈现出不同的心态,这可能与教龄有一定关系,但也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是表象的东西。

  影响高考后教师心情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教师自身的因素,即教师如何看待高考,他对于高考的态度。如果教师特别专注于高考,那么高考后的心理变化就会很强烈。二是教师的心理变化会受学生的影响,如果学生相当优秀,教师自然很自信;如果是一般学校,教师出现担心、忐忑也比较正常。三是不少学校还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高三老师,包括发放奖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老师的心理压力。

  建议老师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考,毕竟高考成绩不能完全决定学生的未来,学校和社会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这样就能降低老师面对高考的压力。毕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方面。

  □文/本报记者 凌月云 郑祖伟 曹阳 赵艳国

来源:现代教育报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